潇湘生活百科历史人物 李必藩

李必藩

2024-10-18 11:57:51历史人物

   李必藩简介 

  李必蕃(1892年—1938年5月14日),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抗日烈士;字子祺,湖南省嘉禾县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工兵科;后在国民革命军中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1936年,任第23师师长;抗日战争初期,率部由临潼开赴山东德州守备,先后辗转于津浦、平汉、陇海各线,卓有战功;1938年,日军以强大兵力和猛烈炮火,逼临菏泽城下;他率部迎战冲杀,与敌反复肉搏,腹部中弹,壮烈牺牲。国民政府追赠其为陆军中将军衔。198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追认其为抗日烈士。

抗战英雄师长李必藩照片

  李必藩生平

  李必蕃,自幼体格健壮,聪颖好学,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尤其擅长书法。他从小就接受良好的传统教育,熟读《四书》、《诗经》,琴棋书画样样精通。15岁时考入长沙陆军学校,后进入武昌陆军中学学习。1918年下半年,李必蕃考入保定军校一期工兵科,毕业后到部队,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军旅生涯。

  1926年,李必蕃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十六团团长。不久,他应同乡同学李云杰的邀请,前往郴州李云杰部任营长,随即参加北伐战争,转战湘鄂等地。同年8月,他率部参加汀泗桥战役,为打通北伐要道奋勇冲杀,立下战功,晋升为团长。1927年5月,他曾率部在仙桃镇与川军杨森及叛军夏斗寅部激战数昼夜,为保卫武汉国民政府的安全贡献了力量。1928年5月,鉴于国民党内部的明争暗斗,时局混乱,李必蕃曾一度解甲归田。后经李云杰再三劝促,才继续出任原职。

  1929年秋,参加蒋、冯的中原大战。1930年春,他被任命为二十三师六十七旅旅长后,率部移驻陇海,并在内战中第一次负伤。1931年,他随部参加了对江西红军的“围剿”,先后在广昌、黎川、南城、南丰一线与红军作战,部队损耗甚巨,许多官兵投向红军,使他思想受到震动。不久,任二十三师代师长。1934年秋,他率部随第四路“追剿”司令李云杰由赣入湘,对红军的长征进行前堵后追。蓝山洪观圩一战,他的一个团全部被红军消灭,使他更受震动。此后,他尾追红军时,一直不敢与红军正面接触。李云杰死后,他被任命为二十三师师长,率部转至河南休整。

  1934年秋,李云杰在贵州病死后,李必蕃被任命为23师师长,并率部转至河南休整。西安事变后,开赴陕西驻地备战。

  1937年7月,“七七事变”爆发。李必藩率领陆军第二十三师万余官兵在陕西临潼誓师抗日。随即奉命开赴津浦路上的重镇德州防守。

  7月底平津失陷。8月,日军挑起淞沪战役,为了实现其“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日军又调集重兵从北平、天津分成三路南侵,准备袭取沧县、德州,进窥山东、河南。驻守在津浦路沿线的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沧州会战。驻守德州的李部第二十三师在这次会战中担负了抗击日军的重任。沧州会战经过十多天的激战,造成日军一定伤亡,但终因指挥不当,援兵又绝源,而全线崩溃。沧县失守,德县便成为日军攫取的首要目标。但由于援军未能及时增援,在德州会战中,致使负责守城的李必藩师陷入日军的包围圈中。李必藩指挥部队与敌人展开激战,歼敌二千多人。但在日军猛烈炮火的轰击下,德县城东北、西北均被炸毁,日军窜入城内,守成部队再三反击,终未能成功,守军伤亡惨重。10月5日,德县告失。李必藩奉命率部退守河南北部的汤阴。并在此修筑防御工事,阻止日军南侵中原。李必藩率部在此坚守四个月,为保护中原腹地河南立下了战功。

  李必藩事迹

  1938年1月,日军南北对进,夹击战略要地徐州。2月,李必藩奉命率部进驻鲁西南的定陶,随即又移驻郓城、菏泽一线,并担负此地黄河两岸的防务,阻止日军南犯。郓城、菏泽为鲁西南重镇,尤其是菏泽,为山东抗日军民战略物资集散地。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不久前也迁移至此。菏泽安危,事关全局。李必藩深知责任重大,便将所属第六十八旅驻郓城,第六十七旅驻菏泽,自己带领师部直属部队驻守郓城与菏泽之间的皇姑庵。全师沿河防守线宽达120公里。

  5月初的山东南部,气候已经转暖,阳光高照。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日军精锐部队土肥原师团已推进至黄河北岸,与中国军队隔河对峙。黄河防线吃紧,战火迫在眉睫,可直到5月10日,商震军团才进驻商丘一带增援李部,但为时已晚。土肥原第十四师团开始了进攻鲁西南的计划。当日,日军兵临郓城城下,郓城守将李岳霖旅长贪生怕死,不敢决战,5月11日,郓城陷落。消息传到师部,李必藩心急如焚,深知郓城一失,菏泽将危。他严令第六十八旅誓死反攻郓城,亲率师直属部队前往增援,多次反攻都未成功,李必藩只好放弃反攻计划,命令全师官兵死守菏泽,以待增援。日军先发制人,在第二十三师准备未妥时,已向菏泽发动了强攻。李必藩率领全师官兵奋勇抗敌,但在日军化学武器和重炮的强大攻势下,二十三师前沿阵地很快被日军突破。菏泽城被围困,援军也断了。

  5月14日上午,密集的枪声在菏泽城郊爆响。以工兵为骨干的第二十三师,一向以善守而著称。李必藩亲临前线指挥作战,他坚定地对部下说:“我们无论如何都要坚守阵地,哪怕死在这里也绝不后退,再不能让倭寇狼奔豕突了。”在日军没有间歇的排炮轰击下,守军整排整连的士兵死在了炮火之中。在最关键的时刻,第六十七、六十八旅旅长吓得率部后撤,菏泽防线终于崩溃,敌人突入城内。李必藩身边仅剩下一个直属连和几名随从副官,他只得率领所剩无几的余部跳出战壕,冲向敌人。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顽强肉搏,终于杀开一条血路,冲出重围,李必藩在激战中身负重伤。在随从副官搀扶下,当天傍晚抵达菏泽以南10里远的曲只集。

  目睹国仇未报,而自己用人不当,致使郓城、菏泽不保,李必藩悔恨交加,热血涌心。他决心用自己的一死来激励前方将士继续抗日,于是取出军用地图,在空白处写下了“误国之罪,一死尤轻,愿我同胞,努力杀贼”的遗言。然后平躺在一块门板上,缓缓举起手枪,朝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

  李必藩将军纪念

  李必藩以身殉国,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国民党中央通讯社、《中央日报》、《大公报》连日都以醒目标题报道他牺牲的消息,高度赞扬他的爱国热情,蒋介石亲写挽联表示悼念。国民政府追晋他为陆军中将。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代表郭沫若、吴玉章等率团参加追悼大会,并送一块大匾,上刻“民族之光”。

  李必蕃牺牲后,遗体由部下李熙顺、李必隆抢运至开封就殓,公祭三天,程潜主祭,然后由其弟扶灵柩南归。

  对李必蕃的牺牲,全国各大报刊及时作了报道。湖北、湖南各界分别于武汉、长沙、岳阳、嘉禾等地召开了追悼会,其中以5月29日在武汉召开的追悼会最为隆重。当时,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代表吴玉章、罗炳辉和武汉200多个团体的1000多名群众参加了追悼会,邵力子主祭,郭沫若亲致悼词。

  在长沙,李必蕃的灵堂设在鱼塘街消防队内,蒋介石亲自题写“成仁取义”四字,并送来了“转战徐淮,早识精英能报国;风雨同舟,眷怀节烈倍含悲”的挽联。省主席张治中亲自到灵堂祭奠,并送挽联:“百战立奇勋,恸报国捐躯,血溅沙场千古碧;三湘多壮士,看复仇雪耻,剑挂扶桑万丈虹。”公祭之后,湖南省政府准备将李必蕃葬于岳麓山。但李必蕃的父亲认为应当落叶归根,遂将李必蕃的灵柩运回,安葬嘉禾。不久,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追晋李必蕃为陆军中将。《新华日报》详细报道了李必蕃的殉国经过,赞扬他的爱国精神,并赠送了“民族之光”的金字大匾。

  198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追认其为抗日烈士。

  2009年,与齐学启、萧山令、罗芳珪、彭士量、吕旃蒙等在抗战中牺牲的湘籍国民党将领,首次作为湘籍著名烈士陈列在湖南烈士公园内的烈士纪念塔,供人瞻仰。

TAG标签: 李必藩,抗日英雄,抗战英雄,  
再来一篇
上一篇:刘家麒下一篇:刘桂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