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生活百科历史人物 和珅

和珅

2025-01-18 05:46:51历史人物

  和珅与年贵妃

  雍正皇帝的太子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有一次见到年贵妃,就被皇娘的美貌打动,他想调戏年贵妃,就从后面去蒙年贵妃的眼睛。年贵妃以为是哪个宫女戏耍,拿起梳子往后一挥,右臂贴近弘历前额。弘历急忙抓住年贵妃的玉臂,年轻美貌的年贵妃回头一看,见是风流倜傥的太子,就势倒在太子怀中。这一情景正好被弘历的母后和随行的宫女们看见。他母后想,这个消息要是传出去,会影响皇家的名声,说皇太子戏弄皇帝的妃子;这个女人一旦勾住了弘历的魂,说不定还会闹出更大的事来,直接影响儿子弘历继承皇位。他的母后为“杀一儆百,以绝后患”,就背着雍正皇帝,赐年贵妃三尺白绫自尽。

和珅画像-和珅与年贵妃

  待弘历赶来之时,年贵妃已经自缢气绝身亡了。他抱着年妃捶胸顿足,连声说:“是我害了你呀!是我害了你呀!”年贵妃的贴身宫女上前跪下说:“太子,贵妃自缢前托奴婢转告太子一句话:二十年后在人间与你相见。”弘历听说此话,更加悲痛,他抚着年贵妃的脸说:“年妃,如果我们俩真的有缘份,二十年后相见;如果此生不能相见,来生一定相见。相见时以此为记。”说完,咬破中指,在年贵妃的额头上点了一记朱砂。

  二十年过去了。当乾隆第一次见到和珅的时候,就发现和珅长得酷似当年死去的年贵妃,且额头上也有一块红记。乾隆忘情地连喊了三声“年妃”,希望“二十年后相见”之人能在和珅身上找到一点线索。乾隆问和珅:“你家里有姐姐妹妹吗?”

  和珅的回答令乾隆十分失望:“回禀皇上,奴才家中只有兄弟二人,和珅只有一个弟弟叫和琳。”

  乾隆失望之余,随口问起和珅的年纪,和珅的回答令皇上大为震惊──和珅出生的那一年,正巧是年贵妃死去的那一年。还有更巧的是,和珅额头上也有一处和当年自己点在年妃额头上的位置、大小、颜色都一模一样的朱砂记。于是乾隆认定和珅就是年贵妃转世,就把和珅留在了身边,以朝夕相伴,解除思念年贵妃之苦,同时把应给予年贵妃的恩宠加倍地给予和珅。和珅虽不明此意,但他善于曲意迎奉,讨好皇上,官也就越当越大。

  以上虽然是野史,不能当作史实来看,但是乾隆喜欢年贵妃,而和珅长得酷似年贵妃应该是可信的。在北京恭亲王府(即和珅当年的府邸)里有一幅当年和珅和年贵妃的画像,画像里年贵妃和和珅确有几分相似。

  但是年贵妃是不可能和乾隆有染的,年贵妃贵为贵妃,乾隆到宫中时15岁,年贵妃已经生病了。乾隆的生母也并非皇后,只是一名妃子——熹妃钮钴禄氏(孝圣宪皇后),根本不可能去动高高在上的贵妃。

  和珅受宠原因

  1、和珅此人确实有才,他从官学毕业后考过一次科举,但落第之后就听从其岳父的意见去选了侍从,有一次乾隆用论语中一句话来下旨,虎兕出于柙,当时在场大臣都不明白什么意思,和珅启示说是皇帝要追究看守人的责任,被乾隆赏识。有一次就是乾隆在看《孟子》。天色已暗,乾隆看不清书上的注,就命和珅掌灯,当时和珅就问皇上是哪一句,乾隆告诉他之后,和珅就把书上的注全部背了出来。可见和珅有才是乾隆重用的一个原因。

  2、据说和珅长相清秀,乾隆觉得其酷似因乾隆被处死的一个妃子,故而重用和珅。

  3、和珅擅长拍马屁,在乾隆日益昏聩的老年,越来越听不进忠言,又好大喜功,自诩十全老人,认为自己能够及的上祖父康熙、父亲雍正,而和珅就用此来麻醉乾隆。而且,和珅知道乾隆深深地爱戴他的母亲。所以和珅就竭尽自己的一切解数来讨好皇太后,特别是在皇太后归天的时候,和珅不是像其他大臣一样说几句无关痛痒的话,而是时刻陪在乾隆身边,痛哭流涕,一连几天,茶不思,饭不想,赢得了乾隆的好感。

  4、和珅被乾隆重用初期,确实做过几件令乾隆高兴得事情,比如审判李侍尧,在乾隆心中留下了清正廉洁的印象。而且和珅在官学内苦读,掌握了汉,满,藏,蒙语,在关键时刻总能发挥作用,深得的乾隆喜爱。

  5、和珅的敛财技巧炉火纯青,能为老年乾隆的无限制挥霍提供财源,在乾隆晚年几次下江南中,和珅的捞钱本领给乾隆带来了想不到的好处。和珅此人之所以深得皇帝的宠信,最重要的一条是揣测上意,能够时刻替皇帝赴汤蹈火,把皇帝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办,皇帝烦心的事情,和珅来办。久而久之,乾隆当然就把和珅当成自己的一部分了,当然会重用了。

  和珅绝命诗

  嘉庆四年正月十八日,嘉庆帝派大臣前往和珅囚禁处所,“赏赐”他白绫一条,令其自尽。此时和珅一看到白绫,知道死期已至。他对自己惨淡经营一生,家业富比皇室,到头来落得个如此悲惨下场,不禁万分慨叹。这一次自己锒铛入狱,身陷囹圄,尝到了凄凉、冷清、饥饿、刑罚、痛苦等苦辣滋味。特别是正月十五日,正值元宵佳节,和珅自然而然想到往年家中欢欢喜喜,自己在众人侍奉下悠然自得、尽情享乐的情景,提笔作了题名为《上元夜狱中对月两首》的诗:

  “夜色明如许,嗟令困不伸。百年原是梦,廿载枉劳神。室暗难挨晓,墙高不见春。星辰环冷月,缧绁泣孤臣,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余生料无几,空负九重仁。”

  “今夕是何夕,元宵又一春。可怜此月夜,分外照愁人。思与更俱永,恩随节共新。圣明幽隐烛,缧绁有孤臣。”

  从上述两首诗中可以得知,和珅已经预感到自己的余生时间不会太长了,末日即将来临,伤感前事,发出几声悲鸣。他至死执迷不悟,觉得自己满身是才,“怀才误此身”,表现出一种“落花流水春去也”的无可奈何心情。

  和珅看到白绫后,又提笔写下了一首绝命诗:

  “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日水泛含龙日,留取香烟是后身。”赋诗完毕,和珅拿起白绫套在自己的脖子上,悬梁自尽,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终年50岁。但他留下的这首绝命诗,却耗尽了无数史家特别是附会者的心血。人们把此诗集中在和珅的前身和后身上,说和珅的前身是乾隆宠爱的妃子马佳氏,而后身便是世所不齿的慈禧太后。

  大意是和珅为了报仇,而化为女身来惑乱清朝,而要说惑乱清朝最巨的莫过于慈禧太后了。所以,众口相传,和珅是投胎变成慈禧太后了。自和珅死后,对其绝命诗的各种解释附会无不朝此方向发展,最终都是为了把和珅变成慈禧。这些说法虽属痴人说梦,但却也反映出人们对和珅以及后来的慈禧太后的憎恶。

  和珅有多少钱

  据《清朝野史大观·和珅家财》等野史记载,和珅总财产是“二十亿两有奇政府岁入七千万,而和珅以二十年之阁臣,其所蓄当一国二十年税(岁)入而强”。薛福成在《庸庵笔记》中提供的数额是二亿三千万两。副都统萨彬图力陈“和珅家产甚多,断不止此查出之数”,要求严刑审讯“和珅家掌管金银内账使女四人”,对和宅院附近进行挖掘,寻找“窖埋金银”以及查清和家帐本和各大银号,以求彻底查清。

  他的府邸装潢胜似皇家园囿,其华贵为其他大臣府邸所不及。和珅“跌倒”后,他的府邸被转赐给恭亲王,成为人们所熟悉的恭王府。由于清朝与现代的时间最接近,因此和珅成为中国史上最著名的贪官,乾隆五十五年至六十年的税收被和珅贪掉了一半;2001年,入选《亚洲华尔街日报》世界级富翁行列。

  记录和珅的史书

  《清史稿·卷三百十九·列传一百六》《归田琐记》《乾隆起居注》

  和珅评价

  “于清文、汉文、蒙古、西番(藏文)颇通大意。”(《平定廓尔喀十五功臣图赞》);“承训书谕,兼通清汉。旁午军书,唯明切断。平萨拉尔,亦曾督战。赐爵励忠,竟成国干。”(《平定台湾二十功臣图赞》);“去岁用兵之际,所有指示机宜,每兼用清、汉文,此分颁给达赖喇嘛及传谕廓尔喀敕书,并兼用蒙古、西番字。臣工中通晓西番字者殊难其人,唯和珅承旨书谕,俱能办理秩如,勤劳书旨,见称能事。”(《平定廓尔十五功臣图赞》中乾隆注)。

  岳丈冯英廉:“机敏且善察言观色”;“相貌白杳而英俊,少有大志,他日前途不可估量。”

  与和珅同为亿万富豪的伍秉鉴:“和相为人穷奢极侈,以珠佐食,家中又以黄金为器。吾日进万两,仍不能望其项背。”

  军机大臣阿桂:“此欺上瞒下之辈,吾早晚必为国除之!”

  军机大臣于敏中:“此人奸险古来稀,吾欲除之而后快。惟其善测上意,宠冠诸臣,难以除之。”

  薛福成:“性贪黩无厌,征求货财,皇皇如不及。督抚司道畏其倾陷,不得不辇货权门,结为奥援。”

  和珅的敌人和老师朱珪:“珅早年好学,唯其为官后日渐贪婪,后手握权柄,挟百官于朝廷。不顾师生之谊,陷吾于不义,幸皇上(嘉庆帝)力保,吾始免一死,臣朱圭必肝脑涂地以报皇上。”“今珅已殁,吾惜其才致其入歧途。吾本欲与其一同为皇上效力,惜珅先吾而去,令吾感叹。”

  吴熊光:“凡怀不轨者,必收人心,和珅则满、汉几无归附者,即使中怀不轨,谁肯从之?”

  袁枚对少时的和珅、和琳评价:“擎天兼捧日,兄弟各平分。”

  英国使臣马戛尔尼在其回忆录中数次称赞和珅,并称和珅为“中国首相”,称赞其是“成熟的政治家”。

  《所闻录》载:“清乾隆时,和珅当国,权倾一世”,“结党营私,道路侧目,朝士莫敢撄其锋者。”

  和珅家族成员

  冯霁雯:和绅的妻子冯氏,名霁雯,是宰相英廉的孙女。冯氏与和绅成婚时,和绅尚在官学读书。冯氏与和绅生得二子,长子丰绅殷德,为乾隆之附额,娶十公主和孝;次子四十多岁时方出世,于嘉庆元年早夭。冯氏悲戚过度,身染重疾,死于嘉庆三年(1798年)春。死时四十七岁。葬礼十分隆重,当时的王公大臣无不前往吊唁。

  长二姑:与冯氏住在同一个院子里,府中人称二夫人。

  吴卿怜:卿怜是王亶望的爱妾,是王亶望花了二万两白银在苏州买的歌女,姿色才艺皆冠于苏杭。到了王亶望府中后,卿怜深受宠爱,并很快又学会了另一种本事:料理家务。王亶望暴露以后,和珅极想得到此女,可她先被京中的一位侍郎买去了。这侍郎听说和珅渴求此女,于是便把她赠送给了和珅。卿怜到了和珅府中以后,和珅家的内部事务都由她和太监呼图二人主持,外面的一切帐目报到和府中,则由卿怜一人主持整理,她把这些帐目处理得井井有条,成了和珅家里家务以及理财的不可缺少的左右手。

  豆蔻:东方美人。豆蔻是扬州名商汪如龙精心训教的“进献美女”之一,比冯氏更加多才多艺。和绅随乾隆下江南之时,汪如龙在进献美女给皇上的同时,把豆蔻作为贡品,进献给了和绅。和绅在乾隆面前极力保举汪如龙做了两淮盐政。和绅对豆蔻很是宠爱,从她那里可以享受到知识,享受到关怀,享受到理解,可以进行思想感情交流。嘉庆四年正月十八日,豆蔻得知和绅吊死的消息,悲痛异常,赋七律二首挽之,并以此自悼。诗中有“白练一条君自了,愁肠万缕妾何如”、“自古桃花怜命簿”、“伤心一派芦沟水,直向东流竟不还”等句,诗成之后,豆蔻纵身从楼上跳下,“一缕青丝坠玉楼”,追随和绅而去。

  纳兰:纳兰名为和绅的干女儿,实为和绅的相好。纳兰的父亲就是苏凌阿。纳兰十三四岁时,苏凌阿在江西饶广做道台。他日夜想到京城做大官,就巴结上了和绅,叫女儿纳兰拜和绅做了干爹。这纳兰姘上和绅之后,自己与家人都得到了说不尽的好处,享受到了数不清的荣华。她父亲苏凌阿从江西调到了京城,先做了吏部侍郎,后来一直做到了宰相。纳兰与和绅有了那苟且之事之后,和绅本想把她娶过来,但一时改不了口,又怕人背后说三道四,于是就一直以干女儿相待。

  黑玫瑰:本是和绅陪皇上下江南时选送给乾隆的美女,她那黑缎子似的皮肤莹洁闪闪,那身材丰满结实,风韵独具,令和绅想了许多年。乾隆年迈时,遣女子出宫,和绅想了好多办法,拐了几个弯才把她接到府中。

  玛丽:西方美女。

  小莺和紫嫣:和珅真是喜出望外,当年扈从皇上南巡到了江宁,自己撺掇皇上来到秦淮河「观风问俗」,有两江总督和江宁织造安排江宁的名妓集于船艇,好不热闹。当晚,江宁织造又献上小莺和紫嫣二个南国佳丽,一个倾国倾城,一个国色天香。他当时真想把江宁织造掐死,如此的美色不献给我和珅竟然献给了皇上!次日,江宁织造虽知罪,给了他十几万两银子,又给了他几个名优让他蓄养,但他仍然对江宁织造恨恨的,不久江宁织造易主。如今两个南国佳丽被放出宫——他朝思暮想,垂涎了十几年的佳人被放出宫——这怎么不令他喜出望外。于是他立即把她二人娶在府中做了小妾。

  和珅的后代

  长子:丰绅殷德。1789年,丰绅殷德与乾隆帝十公主固伦和孝公主成婚。历官御前大臣、护军统领兼内务府总管大臣,总理行营事务等。

  次子:和珅的次子是和珅在40多岁才生的。生下来没多久就死了,所以也没什么名字。由于其悲痛万分,故提笔写了《忆悼亡儿绝句十首以当挽词》。

  女:钮祜禄氏,后嫁与康熙皇帝七子淳亲王允佑之孙贝勒永鋆。和珅死后,受到冲击,抑郁不得志。

  和珅大事年表

  公元1750年,和珅出生。

  公元1754年,其弟和琳出生。其母因难产死亡。

  公元1759年,和珅与和琳考入咸安宫官学就读。其父不幸染病死亡。

  公元1767年,与大学士英廉孙女冯氏成婚。

  公元1769年,十二月以文生员身份承袭三等轻车都尉。

  公元1772年,十一月授三等侍卫。

  公元1775年,十一月擢御前侍卫,授正蓝旗满洲副都统;长子丰绅殷德生。

  公元1776年,正月授户部侍郎;三月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四月授总管内务府大臣;八月调镶蓝旗满洲副都统;十一月任国史馆副总裁,赏戴一品朝冠;十二月总管内务府三旗官兵事务,赐紫禁城骑马。

  公元1777年,六月转户部左侍郎,并署吏部右侍郎;十一月兼任步军统领。

  公元1778年,正月因徇私舞弊被将二级留任,旋监督崇文门税务,总管行营事务。

  公元1779年,八月御前大臣上学习行走。

  公元1780年,正月,赴云南查李侍尧案,在回京路上,升户部尚书,旋命在议政大臣上行走;五月实授御前大臣,补镶蓝旗满洲都统,其子被赐名丰绅殷德,指为十公主额驸;六月授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十月任四库管正总裁,兼办理理藩院尚书事。

  公元1781年,四月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前往甘肃平乱;十一月兼署兵部尚书;十二月管理户部三库。

  公元1782年,二月因受贿被降三级留任;八月加太子太保衔;十月任经筵讲官。

  公元1783年,六月赏戴双眼花翎;十月任国史馆正总裁;十一月任文澜阁提举阁事。

  公元1784年,三月调补正白旗满洲都统;四月任清字经馆总裁;七月再予轻车都尉世职,旋调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兼管户部;九月封一等男。

  公元1786年,闰七月授文华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事;九月因徇私被降二级留任。

  公元1788年,二月封三等忠襄伯,并奖用紫缰。

  公元1789年,四月任殿试读卷官;五月任教习庶吉士。

  公元1790年,正月加恩赏给黄带。

  公元1791年,四月因盗窃银库被指失察之罪,降一级抵消。

  公元1792年,九月平乱有功,加三级;十月,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任日讲起居注官。

  公元1793年,任教习庶吉士,兼管太医院及御药房事务。

  公元1794年,二月因人参问题,被降二级留任。

  公元1795年,四月任殿试读卷官;五月任教习庶吉士;九月和珅因庇护刑部理藩院,降三级留任。

  公元1796年,正月,调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六月调镶黄旗满洲都统。

  公元1797年,兼理刑部,退去户部事,旋以军需报销,仍兼理户部。

  公元1798年,晋公爵。

  公元1799年,以“二十大罪”被赐自尽。

第1页 第2页
TAG标签: 和珅,清朝,  
再来一篇
上一篇:彭杰如下一篇:华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