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章成简介
赵章成,男,(1905-1969),河南洛阳人,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历任红三军任炮训队队长、红三军第9师炮兵连连长、红一军团炮兵营营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炮兵团营长、第129师司令部炮兵主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炮兵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炮兵主任、炮兵旅旅长、第二野战军炮兵3师师长、特种兵纵队参谋长。建国后,任西南军区炮兵副司令员、炮兵第3训练基地司令员、炮兵14师师长。1954年,赴朝鲜,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指挥所司令员、志愿军炮兵第二司令员,荣获朝鲜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9年11月,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逝世。
赵章成生平
1927年7月他参加了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1931年他随军围剿江西苏区。赵章成是1931年4月在江西白沙战场,“自动参加红军”,参加红军就担任红军独立师特务营排长(历史证明人陈光)。同年5月任红三军炮训队队长(历史证明人杜平)。9月任红三军九师炮兵连长(历史证明人朱良才)。同年11月14日于红三军9师炮兵连由刘正山、吴海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无候补期。(以上材料摘自赵章成档案中自填材料的副件)而宁都起义发生在1931年12月14日,此时赵早己参加红军,并入党1个月了。
赵章成参加红军后,作战勇敢,屡建奇功。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在乌江、遵义、娄山关、大渡河、安顺场、泸定桥、腊子口等著名战役里,以其百发百中的射击技术,发挥了重大作用,特别是配合17勇士抢渡大渡河的战斗。
在这次强渡大渡河、决定我军前途命运的关键战斗中,迫击炮再次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赵章成亲自操作他以仅有的3发炮弹,、弹不虚发,命中敌人核心阵地,功不可没,毛泽东签发命令,授予他“神炮手”光荣称号。我军最高领导人在战火纷飞的第一线当场签发命令,授予“神炮手”光荣称号的的传奇,古今中外,谁人能比?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炮兵团营长、129师炮兵主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炮兵主任。
一次战斗中,6名从未摸过炮的战士在赵章成的口令指挥下为他的不同目标给炮弹改装不同药包,百团大战打管头时,为了把日军从碉堡里赶出来,赵章成把迫击炮炮弹里的炸药倒出一部分,填满辣椒面,再装上引信,共制作了20发这样的炮弹。为了提高射击效果,赵章成率炮兵连把阵地推进到距敌150米处,表尺打到50度,亲自瞄准试射。攻击开始后,4门炮实施抵近射击,一股股浓烈的辛辣气味涌进敌人碉堡,日军以为我军打毒气弹,纷纷弃堡出逃。
在关家战斗中,赵章成把炮兵阵地推进到距敌200米处,各炮以最快的速度发射,一分钟打出25发炮弹,形成密集火网。赵章成亲自指挥一门迫击炮,用高射角,在山下向山上射击,发发击中目标。
抗日战争后期,八路军总部的兵工厂开始生产步兵炮,请赵章成到兵工厂做技术指导。赵章成在火炮性能方面的造诣较深,经他建议,对82迫击炮进行改制,在炮尾部增加了400毫米的尾管,采用拉火击发装置,并将底盘倾斜着地,使炮筒与地平线的倾角保持在5度以下,使82迫击炮既能曲射,又能平射,具有步兵炮的功能。
解放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炮兵主任,炮兵旅旅长,第二野战军炮兵第3师师长,第二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参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炮兵副司令员,1954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指挥所司令员、志愿军炮兵第二司令员。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60年代的“大比武”运动中,赵章成又一次成为军内的新闻人物。赵章成下到基层连队,与战士们同吃同住,言传身教。当时,《解放军报》和《解放军文艺》对赵章成的教学活动都作了长篇报导。八一电影制片厂将他的教学拍成了详细的军教片在全军放映。在影片中有一组镜头,赵章成挺身而立,左手托着没有炮架的迫击炮身管,右手接过旁边递来的炮弹,一发接一发地不停射击,靶标被一个个地击毁。
赵章成轶事
赵章成射击前要拜佛
赵章成原是西北军的迫击炮手,在旧军队,尽管他没有文化,但在严格的旧式军棍训练下,结合自己的天赋和战斗经验,练就了精湛的迫击炮操作技术,射击技术十分娴熟,而且总结出许多土办法。1931年参加红军,在军史上写下了特殊的一笔。
所传说的每次射击前要拜佛,其实这是误传,赵章成射击前的姿势是在为火炮赋予射向和用跳眼法测距。为火炮赋予射向,其姿势为右臂前伸,肘部略微弯曲,手掌五指并拢拇指稍微弯曲掌心向左,指向目标方向。这是在观察所指挥员向炮兵侦查兵指示目标,也是炮阵地指挥员向瞄准手指示射击目标,统称赋予射向。
跳眼法测距这是炮兵使用的一种简易测距方法。这种方法误差很大,判断两点间隔是关键,只能用来大致估算距离。只有炮兵才懂得这个指挥手势。当年红军很多人从未见过。而且这个姿势有点像单掌拜佛,所以就以讹传讹说赵章成信佛,射击之前要拜佛。
1964年炮兵副司令赵章成少将下到基层连队传授他高超的迫击炮操作技术,时任国防部长的林彪对此曾大加赞赏。甚至以他的元帅身份公开提出练兵标准是“象赵章成同志那样,使技术达到艺术的标准。”
开国后吾军迫击炮装备和使用的是越来越少了,赵老将军的炮技除了在大比武时灵光一现外也就没了用场,1964年大比武时60岁的赵将军手操炮时还能弹无虚发。无怪乎杨成武在向毛主席汇报比武结果时曾专门提到,经过大比武,我们的迫击炮手不用炮架、底盘、瞄准镜也能发发命中,比赵章成还行了。主席听了当时就开心的笑了。
开国少将赵章成为人憨厚随和,与世无争,在洛阳老城的老宅子日前还在,实在是应该以什么名义保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