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生活百科历史人物 贺知章

贺知章

2025-01-18 05:45:11历史人物

   贺知章简介 

  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越州永兴(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唐代诗人、书法家、政治家,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代表作有咏柳、回乡偶书等。与李白、李适之等谓“饮中八仙”。贺知章善草隶,草书用笔酣畅淋漓,当世称重,与张旭、怀素称“唐草三杰”,但贺知章的墨迹留传很少,墨迹有草书《孝经》、石刻《龙瑞宫记》等。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其中《咏柳》《回乡偶书》等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作品大多散佚,《全唐诗》录其诗十九首。贺知章为人旷达不羁,86岁告老还乡,之后病逝。

贺知章画像

  贺知章生平

  贺知章年少成名

  贺知章早年迁居山阴。少时即以诗文知名。唐武后证圣元年(695)中进士、状元,是浙江历史上第一位有资料记载的状元。

  贺知章官宦之路

  贺知章中状元后,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开元十年(722),由丽正殿修书使张说推荐入该殿书院,参与撰修《六典》、《文纂》等书,未成,转官太常少卿。十三年为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后调任太子右庶子、侍读、工部侍郎。二十六年改官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

  贺知章晚年生活

  天宝三年(744),因病恍惚,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舍本乡宅为观,求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诏许之,赐鉴湖一曲。玄宗御制诗以赠,皇太子率百官饯行。回山阴五云门外“道士庄”,住“千秋观”,建“一曲亭”自娱,繁纸不过数十字。“厅馆好墙壁及屏障,忽忘机,兴发,落笔数行,如虫篆飞走,虽古之张索不如也。

  其间,写下《回乡偶书二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为人传诵而脍炙人口,未几病逝,年八十六。乾元元年(758)肃宗以侍读之归,赠礼部尚书。

  贺知章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唐朝文学家、诗人、书法家。

  贺知章的诗

  今存共十九题,二十首,断句一则。

  代表诗为:《回乡偶书》(其一)、《咏柳》

  《送人之军》《唐禅社首乐章·太和》《唐禅社首乐章·顺和》《唐禅社首乐章·雍和》

  《晓发》《奉和御制春台望》《望人家桃李花》《唐禅社首乐章·肃和》

  《答朝士》《董孝子黯复仇》《断句》《相和歌辞·采莲曲》

  《题袁氏别业》《唐禅社首乐章·寿和》《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唐禅社首乐章.太和》

  《送人之军》《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谟字》《唐禅社首乐章·福和》

  贺知章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二首》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虽是作者晚年之作,但充满生活情趣。第一首诗在抒发作者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第二首诗抓住了家乡的变与不变的对比,流露出作者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之情。

  贺知章人物评价

  李白: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

  宋代的陶宗仪:善草、隶,当世称重。晚节尤放诞,每醉必作为文词,行草相间,时及于怪逸,使醒而复书,未必尔也。

TAG标签: 贺知章,古代名人,诗人,唐朝,  
再来一篇
上一篇:李白下一篇:刘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