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今的中国,很多地方的地名还保留着许多以铺、站、塘、台命名的村庄。如怀仁县河头乡有“旧站”村,平鲁县有“白塘乡”,怀仁县新家园乡有“北铺”、“南铺”等等。这些地名均与古代驿传制度有关。下面潇湘图说历史就给大家分享一下解密中国地名中的站/塘/台/铺,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解密中国地名中的站/塘/台/铺
按照普遍认可的观点,我国古代的驿传制度,可推溯到周代。《孟子公孙丑·上》有记:“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翻译成白话,就是:“孔子说了:德政的推广,比设立驿站传达政令还要迅速。”说明在孔子生活的年代,就有驿站。实际上,在周代之前的商代,就有最为古老的驿传方式。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边疆通信兵——“僖“传递军情的记载。
秦始皇统一六国,使通信方式也发生了一次革命性的转变。这就是由过去的以专使通信为主改为以接力通信为主,主要通信机构为邮亭。秦代以都城咸阳为中心,在全国各地沿驿道设立亭舍,并制定了邮驿法令。汉承秦制,驿传制度进一步完备。当时,用车传送称“传”,用马传送称“驿”,步递称“邮”,三种称呼常通用,也称为“置”。驿置是递送文书的通信组织,但以传递紧急而重要的公文为限。传递方法以轻车快马为主,在交通干线上,每隔30里左右设立一“置”。
隋、唐统一中国以后,全国道路畅通,富商大贾周流天下,道路运输日趋繁荣。隋唐时期,京城长安聚居着许多中外巨商,且多以经营丝绸为业。当时各地所产丝绸通过征调、贡赋及商贸手段集中于长安,远运于西域。在水陆交通要道上广设驿店,发展了前代的驿传运输。唐代全国空前统一,驿传的设置,规模超过前代,制度更加完备。岑参《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诗有:“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当时,全国共置驿一千六百四十三所,其中陆驿一千二百九十七所,一般为三十里置一驿;水驿二百六十所;津渡处置水陆相兼之驿八十六所。驿传的管理,中央由兵部驾部郎中负责,诸道各设馆驿巡官四人以及判官专知其事,诸州由兵曹司兵参军分掌,诸县令兼理。开元中,命御史出使就便校察驿传。后度支郎中第五琦曾充诸道馆驿使,又京兆尹曾兼本府馆驿使。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定监察御史一人兼馆驿使,往来巡察。但后来又有以官充馆驿者。唐中后期,由于给驿频繁,乘驿官员多违制骑乘及索要饮食、馈献,加以经费不足,以致驿夫困苦、驿马死损缺额、馆舍破败现象越来越严重。